因禍得福,義肢居然可以抗癌!

因禍得福,義肢居然可以抗癌!
曾以為人生很不幸,因車禍而安裝了 #義肢 ,但是否曾經想過?義肢居然能夠 #治療癌症 而拯救性命?
 
#3D列印 在醫材上的應用,已經可以列印出結構輕量化的植入物(義肢),例如陽明交大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林峻立團隊運用台北榮總數據庫,計算不同下顎區塊的咬合力,列印出結構輕量化的金屬人工下顎,實用與美觀兼具,協助患者早日回復日常生活。
 
林峻立透露,這些技術也可應用在骨科上,造福骨腫瘤患者,例如製作放大的金屬3D列印植入物,透過結構化設計調配重量,成為良好又輕質的義肢,恢復大腿跟膝蓋等大範圍骨骼的生物力學重建。進一步地,這些義肢植入之後,可以使義肢緩慢釋放藥物來治療癌症等疾病、或是提高手術的成功率;然而,這些技術都還只是剛開始而已,相關技術手段亟需各研究團隊的探索研究。
 
衛福部統計指出,台灣每年進行大範圍顎骨缺損重建手術的人數超過兩萬五千人,而在東南亞地區更是約有六億多人口需要相關手術,這些技術預估將創造至少新台幣六億五千萬元收益,可見3D列印植入物或其相關產業應勢不可擋。
 
3D列印植入物的發展具有成為下一世代對抗癌症治療疾病的潛力,而這些貴重的科技研發資料必須受到法律的保護,智慧財產法包含不同的種類,分別具有不同的保護客體,例如3D列印的操作方法可以藉由發明專利來保護,義肢的品牌可以藉由商標來保護,而這些技術的相關書籍、設計圖等可以藉由著作權來保護。
 
看著自己的研發結果能夠拯救更多人性命是最令人欣慰的事,但要避免不肖之徒竊取技術而不法得利,需要請優良可靠的專利事務所協助,將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所研發的資料進行適當的智慧財產保護,如此才能斷絕後顧之憂。

相關文章

AI+大數據-診斷技術新運用

客製化的用藥計劃,量身訂作的療程

智慧醫療新應用-遠距看診

有專利的醫美才有保障

丹麥研究LOVOT機器人對失智的照顧